导航菜单

精选60句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注释(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

1、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及注释

(1)、(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2)、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  子:***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4)、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5)、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原文)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8)、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9)、(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10)、(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11)、(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

(12)、1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3)、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4)、试译:孔子说:“哪怕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都一定有像丘这样忠诚守信的,只是没有丘这么好学。”

(15)、(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6)、试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17)、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18)、25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19)、34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20)、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内的人还没有入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剪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僵硬起来了。这才意识是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准备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就需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因此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仍需为征夫寄寒衣。)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一去不返,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浸入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该是何等滋味,然而诗人却截取思妇裁制冬衣时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这一细节,其余一概不提,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

2、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注释

(1)、(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无邪。”

(2)、试译:孔子说:“崇高啊,大舜大禹统领天下,却不为自己打算!”

(3)、(译文)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4)、(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完全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以为是在谄媚哩!”

(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8)、(注释)(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鲁国人。当时人认为他为直率。(2)醯:音xī,即醋。

(9)、「译文」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10)、试译:孔子说:“贤达啊颜回!一个小竹筐盛饭吃,一只小瓢舀水喝,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愁得一塌糊涂,颜回还是往常那样乐呵呵的。贤达啊颜回!”

(11)、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1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3)、(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4)、不能想要快,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达到目标;贪图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事就干不成。

(15)、「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6)、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7)、27子曰:“衣(yì)敝缊(yùn)袍,与衣(yì)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18)、(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19)、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0)、22子在陈,曰:“归与欤!归与欤!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3、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

(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试译:孔子说:“品德不修习,学问不研讨,听到道义不能掉转头来跟上去,发现不好的不能去掉,都是我担忧的。”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5)、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6)、试译:孔子说:“大概有本来不懂却要创作的人,我没有这本事。我是多听,挑其中好的采纳;多看,把好的记住。属于学而知之,第二等。”

(7)、(注释)有:同“又”,古人在和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习惯用“有”字,而不用“又”字。“十有五”即“十五”,古人十五岁为入学的年龄。“立”:自立 “不惑”:不迷惑 “天命”:上天的意志

(8)、试译:子贡说:“我不喜欢别人强加于我,我也不想强加于人。”孔子说:“赐啊,这种境界你还没有达到。”

(9)、(注释)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②兄之子:孔子的哥哥叫孟皮(《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先于孔子去世,所以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10)、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1)、(解读)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不应该祭祀的你却去祭祀,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用四川的方言来说,你是个“二百五”。

(12)、(译文)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13)、(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4)、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译文)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16)、(译文)齐景公讲到对待孔子的礼节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我做不到,我用介于季氏孟氏之间的待遇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了。”孔子离开了齐国。

(17)、1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19)、试译: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仅有宋朝的美貌,在如今的世道难免要倒霉的!”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