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
1、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
(1)、每周荐书第69期斯拉沃热·齐泽克《视差之见》
(2)、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已经非常多,约瑟夫·弗兰克无意再重复。戴大洪介绍,约瑟夫·弗兰克的目的在于阐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他只关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对阐释其作品有帮助的那些方面。因此,这部传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它应该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及其艺术的一次总结。他对很多权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者的定论提出质疑,并且进行了自己的阐述。
(3)、那群死里逃生的囚犯们,茫然地睁开眼,等明白事情的经过之后,惊喜之余便瘫倒在地上。只有一个身体粗壮、面色忧郁的年轻人木然地立在那儿。他叫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在集会上宣读别林斯基致果戈理的信,企图反对宗教与政府而被逮捕,并作为主要分子判了死刑。
(4)、每周荐书第28期 迪迪埃·埃里蓬《米歇尔•福柯传》
(5)、正如大作家博尔赫斯在给西班牙语版《群魔》写序时说的:
(6)、 购买(译文有声会员卡)即可解锁全场上百部有声书和相关名著解读有声栏目。
(7)、每周荐书第54期 纳博科夫《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
(8)、戴大洪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约瑟夫·弗兰克是美国高校的比较文学教授,1956年,约瑟夫·弗兰克在普林斯顿大学高斯学院举办了一个名为“现代文学中的存在主义主题”的讲座,在讲座上,弗兰克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作为存在主义的先例来阐述,在整理讲义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了更浓厚的兴趣,此后自学俄语,阅读了大量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资料,萌生了写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的想法。
(9)、每周荐书第71期 库尔特·冯内古特《欢迎来到猴子馆》
(10)、每周荐书第29期 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
(11)、(根据《罪与罚》改编的同名电影,阿基·考里斯马基1983年版)
(12)、比如他的头号作家迷弟毛姆,就这么评价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部未完成的遗作《卡拉马佐夫兄弟》:
(13)、每周荐书第73期石守谦《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
(14)、每周荐书第19期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
(15)、|《穷人》1846|《被侮辱和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2|《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2|《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
(16)、无论是知名度最高,让木心感到绝望的灵魂审问之书《罪与罚》;还是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最想拍摄电影版,提出“美能拯救世界”的《白痴》;又或是村上春树心中,文学理想的终极模板《卡拉马佐夫兄弟》。
(17)、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伯利亚时接触了底层人物,回到圣彼得堡时正值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被解放,这是俄国剧烈变化的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考和认识从被捕前略微激进的革命者的意识形态转向了保守和乡土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中所写的这段经历对于他后来的创作非常重要,这是他思想形成的时期。
(18)、每周荐书第48期卢契亚诺•贝里奥《记忆未来》
(19)、更不用说如今欧洲无数的剧院了,我们中国观众,在疫情爆发以前,几乎每年都能在乌镇戏剧节期间,看到来自欧洲的戏剧导演改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20)、但是,题材本身的引人入胜诱使我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结果我逐渐意识到,假如我想充分阐述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看法的话,那就必须大规模地重现他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然后再在其中描述他。因为,这种看法可以简单地归结为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视为对他那个时代主要问题的高度艺术概括,当然,它只是一种个人表达,不过,它是一种比大多数人都更关注自身之外那个世界的个人表达。这并非某种失常的精神状态的狂热发泄——我们在西方也常常倾向于这样认为——那么简单,而是某种极具天赋的特殊气质的激情表露。实际上,具体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的一种方法是,在他将自己的个人困境与肆虐他身为其中一员的那个社会的灾难熔为一体的能力中发现它。
2、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
(1)、每周荐书第11期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
(2)、(美)约瑟夫·弗兰克著,戴大洪译,2019年4月版
(3)、戴大洪引用约瑟夫·弗兰克对“地下人”的评价,称地下人“不顾自然法则可悲并且挑衅性地坚持他的个人自由,无论自己和他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死屋手记》是在《时代》杂志上发表的,但在那之前,《死屋手记》曾在一份小杂志《俄罗斯世界》上连载过。书报审查机构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把监狱生活“写得太好了”,不能对罪犯起惩戒作用,所以禁止《俄罗斯世界》再刊登《死屋手记》。
(4)、每周荐书第57期 乔治·巴塔耶《眼睛的故事丨圣神·死人》
(5)、他的公寓坐落在俄罗斯美丽的港口城市——沙皇俄国旧都之一的彼得堡。
(6)、不光自己说,纳博科夫还拉上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俄国作家伊凡·蒲宁,一起吐槽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蒲宁说过:“(陀)张口闭口都是耶稣。”
(7)、他的《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一系列小说作品影响了后世无数作家。
(8)、《死屋手记》,(俄)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9)、每周荐书第59期 W.H.奥登《染匠之手》
(10)、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这段时间他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却连遭打击。1864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11)、戴大洪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内心一直有一种情怀,简单地说,是宗教情怀。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对人产生根本影响的是人的道德,而不是物质生活的好坏,尤其在他接触底层民众之后,他认为宗教对俄国民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12)、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小说里一个个具体人物,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和残缺,像极了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
(13)、人,人的内心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兴趣的绝对对象,一个人的内心决定了他会踏上的命运。
(14)、我们来翻翻他给美国大学生上课时,写的课堂讲义《俄罗斯文学讲稿》,其中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章节,堪称毒舌的典范:
(15)、于是,一百多年以来,文学界与心理学界、物理学界,甚至是法学界和脱口秀界都为了他联合起来了!
(16)、每周荐书第24期迈克尔·弗雷德《艺术与物性》
(17)、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著名小说家的俄罗斯人纳博科夫,对“陀老师”是怎么个不友善的呢?
(18)、本书是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与作品的一部系列专著的第一卷。根据目前的计划,这部专著由四卷组成至二○○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全部完成,作者一共写了五卷,它们分别是:第一卷,《反叛的种子,1821—1849》(1976);第二卷,《受难的年代,1850—1859》(1983);第三卷,《自由的苏醒,1860—1865》(1986);第四卷,《非凡的年代,1865—1871》(1995)和第五卷,《先知的衣钵,1871—1881》(2002)。(本书脚注除注明外均为译注),按照年代顺序,每卷涉及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不同时期。整部专著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提纲,在其他工作允许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在合理的时间之内陆续出版其余各卷。
(19)、每周荐书第12期莫里斯•布朗肖《无尽的谈话》
(20)、决裂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加入了彼得拉舍夫斯基的星期五聚会,想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后来被捕,流放西伯利亚十年。归来后,陀思妥耶夫斯基想重新确立自己的文学声望。1961年,他和哥哥一起创办了杂志《时代》,很快就取得了巨大成功,直到1863年5月被查封。当时波兰发生暴乱,杂志的一个编辑斯特拉霍夫写了一篇文章,虽并无同情波兰人之意,却被右翼杂志的人告发,杂志因而被查封。
3、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200字
(1)、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40年代结识了涅克拉索夫,1845年,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励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广获好评。《穷人》的单行本在一年后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岁时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文学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决裂。
(2)、每周荐书第78期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
(3)、止庵则认为,人类的苦难本身没有结果,并非“否极泰来”,“苦难本身没有结束苦难的意义,否极泰来是一个善良的人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幻想,苦难唯一的意义是有人去记录苦难,把它变成文学作品或者艺术作品,这样苦难就有了意义。如果没有人记录苦难,苦难就没有意义了。”
(4)、对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存在主义的鼻祖克尔凯郭尔,另一个就是俄国的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评)
(5)、《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
(6)、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或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7)、186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白痴》。这部小说中,拿破仑和1812年的卫国战争是重要的背景题材。
(8)、FarewelltoCambridge—ARecitationofFamousPoetryandProse
(9)、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前非常喜欢自己书房的窗户,因为通过这些窗户可以眺望远处的一座教堂。
(10)、有读者分析,很多人之所以抵抗这份诱惑,是出于一种“内在傲慢”,他们看起来是不舍得把“高尚的自我”带入小说里“疯魔到无可救药”的境界,实际上是害怕在陀思妥耶夫斯的笔下看到那个不堪而又脆弱的自己。
(11)、他的父亲虽然有贵族称号,但并不是富翁。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小呆在父亲工作的玛丽娅贫民医院中,跟父亲住在一起。下层劳动人民贫苦的生活从小便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12)、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的沮丧和悲观成分加重,从而使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13)、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妈妈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
(14)、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的沮丧和悲观成分加重,从而使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15)、出生-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初出-1846年出版小说《穷人》,受到文学界好评毁灭-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判死刑转折-行刑前最后一刻改判流放西伯利亚恢复-1859年回到圣彼得堡信仰-这十年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基督教信仰稳定-1857年与第一任妻子Maria结婚波动-七年后,Maria病逝翻页-1866年,他遇见速记员Anna,两人于次年结婚回春-过了十五年被称为“神奇的年月”寂静-1881年死于血管爆裂,当时正在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
(16)、写尽人性黑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好像看透了人们的内心,通过描写一些让大部分人能理解的方式,去探讨人的灵魂,以至于同时代的读者都把它当做“心理学家”来看。
(17)、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曾分析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叙述结构,他指出:
(18)、戴大洪介绍,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困难的时期,正是《俄国导报》的主编卡特科夫——举报《时代》杂志关于波兰文章的人——在给予他经济上的支持,每当陀思妥耶夫斯基想预支稿费,卡特科夫就会立刻给他钱。
(19)、我的打字员海伦•赖特夫人耐心地改正了我的所有错别字,同时让我欣慰的是,她觉得书稿内容非常有趣。盖洛德•布赖诺尔弗森承担了编制索引的吃力工作,不仅减轻了我的负担,而且纠正了许多正文中的错误。本卷的书名是我的长女克劳丁在从马尔韦利亚驱车前往桑坦德的漫长旅途中想出来的。我的岳母波莱特•斯特劳斯夫人急不可耐地得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帮助校对的机会。在为出版社出版本书做准备的错综复杂的过程中,我的编辑波莉•汉福德始终是一位耐心而老练的向导。
(20)、每周荐书第43期A.S.拜厄特《论历史与故事》
4、白夜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
(1)、每周荐书第53期加塔利&德勒兹《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卷二):千高原》
(2)、如今,这座公寓被称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纪念博物馆”,是他诞辰150周年之际(1971年11月12日)对外开放的。
(3)、第四位是上海作协新晋会员、在酗酒与戒酒之间反复横跳的脱口秀演员、诗人李诞,他在最新出版的首部中篇小说《候场》里,除了扉页引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外,《候场》正文里他还借小说主角“李诞”之口,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打抱不平:
(4)、But!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高加索山脉上、波罗的海旁骄傲绽放的高岭之花,一个强者怎么够呢?
(5)、每周荐书第41期莫里斯·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
(6)、每周荐书第27期罗伯特·休斯《绝对批评: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
(7)、每周荐书第51期辛波丝卡《给所有昨日的诗》
(8)、每周荐书第38期 保罗·H.弗莱《耶鲁大学公开课 : 文学理论》
(9)、(tuó sī tuǒ yē fū sī jī )
(10)、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11)、像毛姆这样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痴迷的读者,一定很羡慕那些暂时没有读过的人,因为还有一整个神秘、汹涌、未知世界等待他们去发现。
(12)、戴大洪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很嫉妒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他曾经感叹道,如果他能用“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写作方式”进行创作就好了,他们可以把小说反复修改之后再发表,他却不行。他的小说大都是以杂志连载形式发表的,由于经济压力写了几章就得赶紧发表。《白痴》在连载两三期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还不确定主人公是谁。《群魔》第二部分的最后一章被退稿,他以为修改之后即可发表,但因为里面写到奸污少女,所以不行,他在后面的部分不得不打破原来构思的对称格局,出单行本时甚至不得不删掉前面的伏笔。
(13)、本书是约瑟夫·弗兰克所著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的第一卷。在这部广受赞誉的传记中,弗兰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许是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小说家——的人生和创作进行了重要的重新诠释。第一卷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年生活写起——从他在莫斯科的童年,到他的父亲之死,一直写到他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激进团体而被流放西伯利亚。本书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穷人》、《双重人格》和《涅托奇卡·涅兹万诺娃》——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因为它们反映了他早年所受的某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而且显示了将会继续在他那些最伟大的作品中出现的重要主题的发展演变。本书曾获一九七七年美国大学优秀学生联谊会“克里斯蒂安·高斯奖”;一九七七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詹姆斯·拉塞尔·洛厄尔奖”;一九七七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当代思想类作品”提名。
(14)、每周荐书第13期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
(15)、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生活的兴趣于是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任何想在后面的篇章中读到一部常规传记的人将会感到非常失望。此类著作已大量存在,而我丝毫无意再为它们增添一部。我简略叙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个人生活的背景事件,但却详细介绍其日常经历中在我看来具有某种重要关联性的一些方面——只是对阐释其作品有帮助的那些方面。因此,我所写的这本书并不是一部传记,或者说,即使它是一部传记,那也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因为我不是从生活写到作品,而是绕道走了另一条路。我的目的在于阐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这一目的决定了我对细节的选择以及我的视角。在我看来似乎一向自相矛盾的是,在偏爱个人轶事和私生活细节的一般传记作品中,被忽略的通常是对于艺术家的人生最重要的那种东西——实际上,被忽略的是他的作品,那才是我们对他感兴趣的唯一原因。这样的叙事也许有助于研究人类的特点,或者有助于研究它所描述的那个时期的社会史,但是,它往往把艺术失落在背景中,充其量也只是将其当作更主要的生活经历的副产品和附属物。我采取了与此截然不同的做法,使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一个附属于他的艺术思考及其成果的人——在我看来,这种做法将使任何具有创造性的个人的人生更准确地对应其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实际地位。
(16)、每周荐书第31期 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17)、这样的心态,就好像毛姆在《作家笔记》里形容的,一个人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张脸时的心路历程:
(18)、每周荐书第9期德勒兹《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19)、ПРЕСТУПЛЕНИЕИНАКАЗАНИ
(20)、每周荐书第52期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
5、陀思妥耶夫斯基简介PPT
(1)、每周荐书第67期 恩斯特·R.库尔提乌斯《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2)、每周荐书第63期 廖内洛·文杜里《艺术批评史》
(3)、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1)
(4)、每周荐书第32期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5)、“那是一张被满腔热情扭曲了的脸。那头颅大得惊人,让人情不自禁地觉得那就是一个世界,大得足够容纳他笔下那数不胜数的人物。”
(6)、每周荐书第10期彼得•盖伊《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
(7)、每周荐书第21期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你说“喂”之前》
(8)、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9)、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2)
(10)、按照纳博科夫的说法——“俄罗斯的命运之神似乎选定了他(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俄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但他却走错了方向,写起了小说。”
(11)、每周荐书第68期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12)、每周荐书第37期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13)、每周荐书第17期伊曼纽尔·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论外在性》
(14)、每周荐书第47期安瑟姆·基弗《艺术在没落中升起》
(15)、理查德•艾尔曼无私地从自己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阅读了定稿的前几章,并且提出许多被本书采纳的修改意见。保罗•兹韦格阅读了本书较早的一个稿本,他那富有洞察力的批评意见导致对原稿进行了彻底修改;罗伯特•贝尔纳普阅读了同一份原稿,发表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评论。鲁弗斯•马修森、哈里•莱文、弗朗西斯•弗格森和S.弗雷德里克•斯塔尔阅读了最终的定稿,向我提出了有益的意见。我衷心感谢他们大家。
(16)、不过,我在阐述这种观点时心存忧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它所强调的作品含义没有问题;但是,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对于存在主义解读来说,它没有提供任何线索。当我着手整理讲义时,我决定对《地下室手记》进行更加彻底的研究,同时调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显而易见,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起点。这使我阅读了凡能找到的关于那个时期的所有书籍和文献,只要是我看得懂的语言,最终,当这一类原始资料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时,我开始学习俄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十九世纪俄国文化的痴迷程度不断迅速增强的同时,我对存在主义的兴趣反而大大减弱了。我放弃了整理讲义的计划,转而决定写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这是本书及其后续各卷由来已久的写作起因,它几乎完全出于偶然——尽管我在动笔时绝没有打算写这么大部头的一本书。
(17)、止庵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经历了各种不幸,但最大的不幸是西伯利亚的流放经历:陀思妥耶夫斯基活了六十岁,却有十年的光阴虚耗在西伯利亚;对于一个刚刚取得一些成就的作家,却需要从头来过,当他回到圣彼得堡,文学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他将这样的经历化为了写苦役犯的《死屋手记》。俄罗斯有太多关于囚犯的回忆录,但不像《死屋手记》写得这么纯净,《死屋手记》是特殊的。
(18)、
(19)、每周荐书第62期 斯图尔特·肯德尔《巴塔耶》
(20)、“所有时代的大众都满意地生活着,与生俱来的温和让他们满足于现有的一切……这些大众既不会有所发现,也不会作奸犯科;其他人则思考和受苦,寻找和发现,斗争和犯错——其他人永远与他们格格不入,永远鄙视他们,同时永远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惬意而劳作着。”美国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约瑟夫·弗兰克(JosephFrank,1918-2013)在其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与他的时代》中,对陀氏作品中的人物如此评述道。
(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2)、这不仅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理念,也是他创作的艺术原则。
(3)、每周荐书第70期 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
(4)、每周荐书第16期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剖析》
(5)、第一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他选择了《卡拉马佐夫兄弟》:
(6)、特殊之处在于什么?止庵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处理苦难时,不是人世间的记录者,而是人世间的挖掘者,比我们记录的要深得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具有特殊的深度与广度。
(7)、某个领域的专家对一个未经许可擅自闯入其领地的外来者的努力表示欢迎的情况并不多见。本身不是专业斯拉夫语言文化研究者的我无比幸运地声明,我受到美国斯拉夫语言学术界的许多成员的欢迎。他们友好地宽容对待我准备工作的不足之处,而且非常乐意倾听我的想法。他们的忠告经常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指导,他们的知识总是让我用来填补我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感谢鲁弗斯•马修森多年来的亲密友谊以及与他在格里莫、巴黎、纽约和伦敦进行的几次交谈,特别感谢罗伯特•L.杰克逊、罗伯特•贝尔纳普、唐纳德•范杰以及我的同事克拉伦斯•布朗、维克托•温特劳布、勒内•韦勒克和维克托•埃尔利赫的支持与鼓励。我还有幸在普林斯顿遇到格奥尔基•弗洛罗夫斯基神父,并从这位仍然在世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化史学家身上感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遗留下来的某种传统,弗洛罗夫斯基神父是这种传统的最后几位继承人之一。
(8)、止庵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穷人》时,只是一个记录者,但从《双重人格》开始,他不满足于只从表面写人。从西伯利亚回来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几部作品仍然在写“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这样一种人,写的还是比较表面的人物。直到《地下室手记》,才开始呈现出和以往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的面貌,“这本书跟他前面的作品完全不一样,而且启示了他后面的作品。很多文学都是从这本书来的,他把一个人作为人的性格,无穷尽地往下挖掘,一个人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不光是意识层面,还有行为层面。”
(9)、第三位是“法外狂徒张三”的人间推手、警惕自己不要被荣誉冲昏头脑的刑法老师罗翔,向网友推荐名著《罪与罚》时,他是这么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10)、每周荐书第77期詹姆斯·E.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
(11)、每周荐书第61期 瓦雷里《德加,舞蹈,素描》
(12)、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状态。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13)、最后,毛姆放弃了所有的抵抗,他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地前,又一次目睹了作家的脸,面对这尊半身雕像,他写到:
(14)、13岁时,小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在一所寄宿学校读书,他非常喜爱文学,自己找来无数的俄国与西欧的著名作品来读。183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来到彼得堡,不久,他进入了公费的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在这里,他更如鱼得水,痴迷于文学的海洋之中,竟然忘了自己的正式功课。结果,除了文学课一直优秀之外,其他的都是不及格。老师们都特别奇怪,只有他自己毫不在意。最后,他总算毕了业,只不过是已降了两次级。
(15)、多年以来我得到了许多基金会和学术机构的支持。我想感谢古根海姆基金会、博林根基金会和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所提供的资助款项。明尼苏达大学、罗格斯大学、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真诚地提供了研究出版资金。上述大学图书馆以及法国东方语言学院斯拉夫问题研究所阅览室和索邦大学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所给予的配合对我完成本书助益良多。
(16)、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同年,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
(17)、苦难唯一的意义是有人记录苦难,将之变为文学或艺术作品
(18)、每周荐书第14期 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
(19)、每周荐书第66期 E·M·齐奥朗《眼泪与圣徒》
(20)、每周荐书第49期谢默斯·希尼《希尼三十年文选》
(1)、每周荐书第40期特里·伊格尔顿《如何读诗》
(2)、把所有的不幸放一个人身上,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3)、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因涉嫌政治谋反遭到逮捕前,已经凭借小说《穷人》而声名鹊起,《穷人》被认为是俄国文学的希望。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按照《穷人》的文学方向继续创作,在第二部《双重人格》后,他遭受了屠格涅夫等“别林斯基身边的文学贵族”的讽刺挖苦,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及其小组决裂了。
(4)、似乎是为了弥补这份遗憾,20世纪之后,无数现代戏剧大师开始改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比如我们熟悉的加缪,就改编过著名的《群魔》;开创了世界戏剧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布莱希特,在和本雅明的对谈中,也曾表明自己深受《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启发。
(5)、2019年乌镇戏剧节《卡拉马佐夫兄弟》剧照
(6)、整个写作计划大约萌生于二十年前我应普林斯顿大学克里斯蒂安•高斯研究生院的邀请前去举办系列讲座时。研究生院当时由E.B.O.博格霍夫主持,我们很快成为好友,他罕见地兼具绅士的魅力和学者的严谨,至今仍然让熟悉他的人记忆犹新。那时我对流行的存在主义文学——它在二战结束之后不久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很感兴趣,因此选择“现代文学中的存在主义主题”作为我的讲座题目。为了提供一些历史背景,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当作人们在法国存在主义作品中所发现的氛围和主题的先例着手进行分析。我对这部作品的阐释源于列夫•舍斯托夫和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我强调了地下室人的非理性和不道德,因为他不顾自然法则可悲并且挑衅性地坚持他的个人自由,无论自己和他人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7)、《死屋手记》写监狱的面包是城里最好的面包,囚犯从来没吃饱过,到苦役营却吃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此写了一个附录,附录说服了书报审查机构。附录说,如果你见到一座宫殿,里面要什么有什么,非常好,你让人住进去,说你可以享受这里面的一切,唯一的条件是你不能出这个门,你看看还有没有人想住进来。对于囚犯而言,监禁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折磨,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渥。
(8)、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21年出生在莫斯科一个平民医生的家庭。
(9)、197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卷出版,2002年第五卷出版。在教学之外,约瑟夫·弗兰克一生只写了这五卷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第三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流放西伯利亚十年后返回圣彼得堡。
(10)、弗兰克耗数十年之功,撰写了恢弘壮阔的五卷本陀氏传记。受作者之托,这部传记现在被缩编为更具普及意义的单卷本。在这部精华版陀氏传的前言中,作者弗兰克交代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他认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往往是其个性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与其意识形态动机紧密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他的人物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反应符合他们所在环境的道德和社会标准。因此,如果想要真正理解陀氏的小说,读者必须深入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分析各种流行思想如何在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相互碰撞和冲突。空想社会主义、唯物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分别在19世纪的不同时期从欧洲传入俄国,并深刻地影响了陀氏的写作。而作家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宗教的信念,则成为了其吸纳和批判各类思想流派的立足点。
(11)、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于之不屑的数学。与此同时,他还涉猎了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等人的文学作品。在文学上涉猎颇广的他考试成绩优秀,于1841接受委任。同年完成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影响的两部浪漫主义剧作,《玛丽·斯图亚特》、《鲍里斯·戈东诺夫》,但均失散。
(12)、 英文原版Dostoevsky:AWriterinHisTime
(13)、第二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你们的邻家顽童与表情包常驻嘉宾爱因斯坦,也在41岁生日以后,写了两封信,给他的老朋友赞格尔,以及同样是物理学家的埃伦费斯特疯狂安利《卡拉马佐夫兄弟》……两封信里,爱因斯坦都用了同一句话:
(14)、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也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
(15)、每周荐书第50期翁托南‧阿铎《剧场及其复象》
(16)、每周荐书第60期 吉奥乔·阿甘本《万物的签名》
(17)、185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1858年他升为少尉,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18)、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
(19)、博物馆根据作家的妻子和朋友们的回忆,按照陀思妥耶夫斯基弥留之际的样子重建。这里陈列着他的著作和生平事迹,开放半个世纪以来,已成为全世界陀迷的必游之地。
(20)、每周荐书第65期 理查德·布劳提根《在美国钓鳟鱼》
(1)、“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坑害一个人又帮助一个人。”止庵认为,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经历的这一切,他的债务缠身、经济困难,他的捉襟见肘让他得以创作出这些不朽之作。他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如果让屠格涅夫过我这样的日子,可能早就死了。“把所有的不幸放一个人身上,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告密,被流放,永远欠债、永远不幸,这种经历是正常人无法承受的。
(2)、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小说影响了无数作家,茨威格、布罗茨基、博尔赫斯、苏珊·桑塔格都曾表达过对他的赞誉。他的作品也反映出他与命运、与时代的纠缠,传记学者约瑟夫·弗兰克撰写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详细再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壮阔一生和作品长廊,目前已出至第三卷。第四卷《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凡的年代,1865-1871》,将于2020年上半年出版。
(3)、我的具有法国血统的数学家妻子在本书逐步成形的过程中认真审阅了每一页草稿,这使我对概念的严谨以及表述的清晰和恰当始终坚持最高的标准。无论本书可能达到什么水平,她付出了与我同样的劳动;即使是在本书第一卷出版之后,她对我所从事的工作价值的信心仍然是这一计划进行下去的真正原因。
(4)、对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应说:“不,我是高度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我的意思是,我描绘人的内心的全部深度。”